原创 威科检测 威科检测集团 2025年08月24日 09:30 广东
行业背景:缝合线安全关乎医疗质量
随着微创手术普及和生物材料技术突破,全球医用缝合线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8.2%(数据来源:GrandViewResearch)。作为外科手术的核心耗材,缝合线的吸收性能、力学强度及生物相容性直接关系创口愈合质量与患者安全。我国将可吸收缝合线列为Ⅲ类医疗器械,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,企业需通过生物学评价、动物实验、性能检测等多维验证方可获准上市。
关键监管要求
可吸收缝合线:Ⅲ类医疗器械(需临床试验豁免论证/全面临床评价)
不可吸收缝合线:Ⅱ类医疗器械
注:含抗菌剂、药物涂层等特殊功能产品需额外申报
威科检测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承接了近三十个缝合线相关项目,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缝合线产品,包括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、可吸收性外科缝线、可吸收性外科倒刺线等。所使用的缝线材料种类丰富,包括聚对二氧环已酮(PDO)、动物胶原、I型胶原蛋白等多种材料。
公司为多家企业提供了缝合线注册支持,并提供了从生物学评价、大动物实验到化学表征的全流程服务,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相关认证工作。
产品技术解析:从材料到临床的全链条考量
1.核心分类与选型指南
(医用缝合线)
(多股编织线)
(单股缝合线)
分类
类型
特性与适用场景
吸收性能
可吸收缝合线
体内降解(无需拆线),适用于深层组织缝合(如筋膜、脏器)
不可吸收缝合线
术后需拆除,适用于皮肤表层及张力部位
材料结构
单股缝合线
表面光滑,组织拖曳损伤小(e.g.PPDO线)
多股编织线
抗张强度高,但存在毛细现象潜在风险
注:主流可吸收材料包括聚对二氧环已酮(PPDO)、聚乳酸(PLA)、动物源性胶原蛋白等,降解周期需匹配组织愈合时间窗
2.全维度性能评价体系
A[原材料控制]-->B[理化性能]-->C[生物学评价]-->D[动物实验]-->E[降解特性]-->F[灭菌包装]-->G[有效期验证]
威科检测全方案:科学赋能产品合规-定制化检测路径
产品性能指标(缝线)
(1)物理性能:外观、线径、断裂强力、针线连接强力、长度。
(2)化学性能:可溶性铬化合物、重金属、含水量、褪色、环氧乙烷残留量;若为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,另需包括红外与核磁鉴别、平均分子量、分子量分布(如适用)、单体残留、催化剂残留、溶剂残留,以及终产品中有害小分子物质的残留限量等。
(3)微生物性能:无菌。
依据标准:《中国药典2025》、YY 1116《可吸收性外科缝线》。
产品性能指标(针)
(1)物理性能:外观、硬度、弹性、韧性、针尖强度、刺穿力、切割力、耐腐蚀性。
(2)化学性能:环氧乙烷残留量。
(3)微生物性能:初始污染菌、无菌。
依据标准:《中国药典2025》、YY/T 0043《医用缝合针》。
检测类别
标准依据
核心指标
物理性能
YY/T1116-2020
线径变异度、断裂强力、针线连接力
化学性能
YY0167-2020
重金属残留、EO灭菌残留量、pH值变化
降解性能
体内外对比研究
质量损失率、分子量下降、力学衰减曲线
产品性能研究
体内外降解研究
目的:明确降解周期与降解速率。
指标:缝线质量、尺寸、分子量、降解产物分析、断裂强力等。
化学表征
依据标准:GB/T 16886.18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:风险管理过程中医疗器械材料的化学表征》、GB 16886.17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: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》。
生物学研究
缝线
生物学评价:GB/T 16886.1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: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》。
细胞毒性:GB/T 16886.5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:体外细胞毒性试验》。
致敏反应:GB/T 16886.10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: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》。
全身毒性(急性、亚急性、亚慢性、慢性)及热原:GB/T 16886.11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:全身毒性试验》。
皮内刺激:GB/T 16886.23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3部分:刺激试验》。
植入反应:GB/T 16886.62022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: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》。
遗传毒性及致癌性:GB/T 16886.32019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:遗传毒性、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》。
针
生物学评价:GB/T 16886.1。
细胞毒性:GB/T 16886.5。
致敏反应:GB/T 16886.10。
急性全身毒性及热原:GB/T 16886.11。
皮内刺激:GB/T 16886.23。
生物安全性
依据:《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(2017年修订版)》。
清洗、消毒与灭菌
产品通常为无菌提供,采用环氧乙烷灭菌,无菌保证水平(SAL)需达到10⁻⁶。
动物实验研究
安全性与有效性
动物模型:猪。
缝合部位:颅顶、面颊、肩胛骨、背部、关节囊、腹部(皮肤、皮下及肌肉)、腹腔内)等。
有效性指标:组织抓持力(如带倒刺缝线)、缝合部位生物力学强度等。
安全性指标:大体脏器观察、病理分析等。
体内降解
动物模型:兔/大鼠。
检测指标:降解性能、组织病理学观察、抗张强度等。
稳定性研究
采用透析纸袋包装,进行以下试验:
包装老化:YY/T 0681.1《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部分:加速老化试验指南》
目视检查:YY/T 0681.11《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1部分: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》
微生物屏障:YY/T 0681.14《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4部分: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微生物屏障试验》
真空泄漏:ASTM D3078《柔性包装气泡泄漏测试方法》
密封强度:YY/T 0681.2《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2部分: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》
染料渗透:YY/T 0681.4《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4部分: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》
运输试验:ASTM D4169《运输容器和系统性能测试标准规范》
案例方案分析
(可吸收缝合线试验-子宫缝合过程)
评价动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:采用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。在动物麻醉、备毛、消毒并铺无菌巾单后,进行了皮肤、皮下组织、筋膜、肌肉、子宫角、胃部、肠以及关节囊等多处的切开与缝合操作。
评价指标:涵盖动物一般观察及临床观察,
血液检查:对血常规和血生化进行组内和组间统计分析;
伤口愈合情况:评价各时间节点两组各缝合部位的愈合情况。
生物力学分析:关注缝合部位受试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差异;组织病理学分析,观察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肌肉等部位对照组与受试组各时间点的典型改变,以此全面评估可吸收缝线在体内的降解情况及对机体的影响 ,为缝合线临床前评价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思路和方法。
(子宫缝合前后)
(皮下组织缝合前后)
(腹部皮肤缝合前后)
(腹壁肌层缝合前后)
(胃缝合前后)
(病理解剖-缝线腔)
(病理解剖-缝线吸收过程)
评价缝合线的体内降解情况:采用新西兰兔或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,通过肉眼观察、物理性能中三个指标、组织学检查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,观察样本降解情况,对比体外试验结果。最后整理降解速率、降解程度、力学性能变化等数据,进行统计分析,判断缝合线体内降解性能,评价其安全性和可应用性。
(检测力学使用设备)
(观察皮下组织中的可吸收缝合线)
威科检测专注于生物医药检验领域,提供生物学评价试验、大动物实验研究、化学表征测试、微生物检测、消毒灭菌验证、理化性能检测、洁净室检测、包装验证、老化试验、运输实验、体系认证等服务。
针对医用缝合线这一特定产品,我们能够根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需求,量身定制详细的市场准入服务方案,确保客户的产品符合相关法规要求,顺利进入市场并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。
<资质荣誉>
<选择威科>
威科检测集团将“公正、科学、准确、高效”的质量方针贯穿医用缝合线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。从胶原蛋白线的纳米级降解监控,到抗菌缝合线的微生物屏障验证,我们以完全认证合规的检测能力、动物实验平台和材料表征技术,成为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值得信赖的上市加速伙伴。
让每一根缝合线的吸收速率都与组织愈合同步,让每一次针线穿越都经得起生命托付!
→ 点击跳转至 威科业务介绍合集 ←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